医药股还值不值得长期持有?从集采角度看前景
近年来,随着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尤其是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简称“集采”)政策的不断深化,医药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投资者普遍关心的问题是:在集采常态化背景下,医药股是否仍然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本文将从集采政策的基本逻辑、对医药行业的影响出发,分析不同细分领域所面临的机遇与风险,并结合当前市场环境和未来趋势,探讨医药股是否值得长期持有。
一、集采政策的基本背景与实施逻辑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是指国家或地方医保部门通过组织医疗机构形成大规模采购订单,以“以量换价”的方式,降低药品价格,减轻患者负担并优化医保基金使用效率。自2018年“4+7”城市试点以来,集采已覆盖多个省份,药品种类也由最初的化学药扩展到生物药、中成药及部分高值耗材。
集采的核心目标在于:
降低药价虚高:解决过去药品流通环节中层层加价、回扣盛行等问题; 提高医保资金使用效率:释放更多医保资源用于创新药、高价靶向药等领域的报销; 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倒逼企业从“营销驱动”向“研发驱动”转型。二、集采对医药行业的深远影响
(一)传统仿制药企业面临利润压缩压力集采对仿制药企业的冲击最为直接。由于仿制药同质化严重,企业在竞标中往往采取“价格战”策略,导致中标价格大幅下降,毛利率随之缩水。例如,一些原本毛利率高达60%~70%的品种,在集采后可能降至20%以下。
代表性的案例包括恒瑞医药、信立泰等曾依赖仿制药的企业,其业绩在集采初期出现明显下滑。这反映出,单纯依赖仿制药业务的企业,在集采常态化的背景下,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二)创新驱动型企业迎来发展机遇虽然集采压缩了传统药企的盈利空间,但也加速了行业的优胜劣汰,推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对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线丰富、创新能力突出的企业而言,集采反而成为其脱颖而出的机会。
以百济神州、君实生物、信达生物为代表的创新药企,凭借自主研发能力,在PD-1/PD-L1等免疫治疗领域取得突破,并逐步进入医保目录,获得了稳定的市场回报。
(三)中药与生物药受集采冲击相对较小相比化学药,中药和生物药因其成分复杂、疗效独特、可替代性较低,目前尚未成为集采的重点对象。尤其是一些具有品牌效应的中成药企业,如片仔癀、云南白药、同仁堂等,依然保持较高的议价能力和盈利能力。
此外,生物类似药虽受到一定集采影响,但由于研发门槛高、生产工艺复杂,短期内难以实现全面降价,因此仍具备一定的成长空间。
(四)医疗器械与医疗服务板块受影响有限医疗器械特别是高端耗材(如心脏支架、人工关节等)在过去几轮集采中确实遭遇较大降价压力。但整体来看,这类产品的技术壁垒较高,国产替代空间广阔,未来仍有增长潜力。
而医疗服务板块,如民营医院、专科连锁、医美等领域,则基本不受集采直接影响,甚至受益于医保控费带来的消费医疗需求转移。
三、医药股是否还值得长期持有?
要判断医药股是否值得长期持有,需从以下几个维度综合考量:
1. 行业基本面未变,刚需属性支撑长期增长尽管短期受集采冲击,医药行业的本质并未改变。人口老龄化、慢性病发病率上升、居民健康意识增强等因素持续推动医疗需求增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已超过20%,未来十年将是医药行业发展的黄金期。
2. 结构性机会凸显,聚焦高景气赛道医药行业内部呈现明显的分化格局。投资者应重点关注以下几类企业:
创新药企:具备全球竞争力的研发管线,如百济神州、君实生物; 疫苗与生物制品企业:如智飞生物、康泰生物; 高端医疗器械制造商:迈瑞医疗、联影医疗; 中医药龙头企业:片仔癀、同仁堂、东阿阿胶; 医疗服务机构:爱尔眼科、通策医疗。这些企业要么处于政策鼓励方向,要么具备较强的技术壁垒和品牌溢价,具备穿越周期的能力。
3. 估值回调带来配置窗口经过几年的调整,医药板块整体估值水平已处于历史低位。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初,A股医药生物板块市盈率(PE)约为25倍,处于近五年来的低位区间,具备较好的安全边际。
对于长线投资者而言,当前时点正是布局优质医药资产的好时机。
四、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投资建议: 精选个股,回避纯仿制药企业:避免参与竞争激烈、缺乏护城河的传统药企; 关注政策红利方向:如创新药、中医药、高端医疗设备、AI辅助诊疗等; 分散配置,控制仓位:医药板块波动较大,建议与其他成长型板块搭配持有; 重视国际竞争力:具备出海能力的药企更易获得估值提升。 风险提示: 集采范围扩大风险:若集采进一步向生物药、中成药延伸,相关企业将承压; 医保支付改革影响:DRG/DIP等支付方式改革可能压缩医院用药空间; 研发失败风险:创新药研发周期长、投入大,存在临床失败或审批不及预期的可能; 行业监管趋严:近期对医药商业贿赂、数据造假等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大,需警惕合规风险。结语
医药行业作为典型的“长坡厚雪”型赛道,其底层逻辑并未因集采而发生根本性动摇。相反,集采正在重塑行业格局,淘汰落后产能,催生新的增长动能。
对于投资者而言,医药股是否值得长期持有,关键在于能否识别出真正具备核心竞争力、顺应产业趋势的优质企业。只要选对方向,医药股依然是穿越牛熊、稳健增值的重要资产类别。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医药行业或将经历阵痛,但阵痛之后,必将迎来更加健康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