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债投资如何通过双低策略(低价+低溢价率)筛选标的?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关注可转债这一兼具债券安全性和股票上涨潜力的投资工具。而在众多可转债投资策略中,“双低策略”因其稳健、易操作和风险相对可控的特点,受到广大中小投资者的青睐。所谓“双低策略”,即通过筛选价格较低和溢价率较低的可转债进行投资组合配置,以实现稳健收益的目标。
本文将从可转债的基本概念出发,详细解析“双低策略”的原理、实施步骤、优势与局限,并结合实际案例说明如何运用该策略进行标的筛选。
一、什么是可转债?
可转换公司债券(Convertible Bond,简称CB),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按照一定比例转换为发行公司股票的债券。它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具备债券的安全性,在未转股前可以获得固定的票面利息;另一方面又拥有股票的上涨潜力,当正股价格上涨时,转债价格也往往随之上升。
可转债的主要要素包括:
转股价:指每张债券可以转换为多少股股票的价格; 转股价值:根据当前股价计算出的转债理论价值; 溢价率:即转债市场价格高于其转股价值的比例,反映市场对正股未来走势的预期; 纯债价值:如果放弃转股权,仅作为普通债券持有到期所能获得的价值; 价格:市场上可转债的交易价格。二、“双低策略”的核心逻辑
“双低策略”顾名思义就是选择价格低和溢价率低的可转债进行投资。这两个指标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投资逻辑:
1. 低价策略(安全性)
价格较低的可转债通常意味着其下跌空间有限,尤其是当其价格接近或低于纯债价值时,具备较强的“债底保护”。即使正股表现不佳,这类转债也能提供一定的本金保障,适合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
2. 低溢价率策略(上涨潜力)
溢价率=(转债价格 / 转股价值 – 1)×100%。溢价率越低,说明转债相对于正股被低估的程度越大,一旦正股上涨,转债有较大可能跟随上涨,获取超额收益。低溢价率也意味着转债更接近“平价状态”,转股后更具吸引力。
因此,“双低策略”本质上是一种平衡策略:在控制下行风险的同时,保留上行弹性,兼顾安全性和收益性。
三、如何具体实施“双低策略”?
要成功运用“双低策略”,需要明确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步骤一:数据收集与整理
投资者需定期获取全市场的可转债数据,包括但不限于:
当前价格 转股价 正股价格 溢价率 纯债价值 剩余期限 到期收益率 是否进入强赎流程等这些信息可以从证券交易所官网、Wind、东方财富网、同花顺i问财等专业金融平台获取。
步骤二:设定筛选标准
一般而言,可以设定如下初步筛选条件:
可转债价格 ≤ 130元(或更低,如120元) 溢价率 ≤ 20%(或更低,如15%) 信用评级较高(如AA及以上) 剩余期限适中(避免临近到期的品种) 非强赎状态(防止过早赎回影响收益)注:具体数值可根据市场环境灵活调整。例如在熊市中,可以放宽价格限制至110元以下,溢价率控制在10%以内。
步骤三:构建投资组合
选出符合“双低”标准的可转债后,可以采用等权买入或按市值加权的方式进行建仓。建议分散投资,持仓数量控制在10~20只之间,避免个别标的违约或黑天鹅事件带来的冲击。
步骤四:动态调仓与止盈止损
由于可转债价格波动较大,建议投资者定期(如每月或每季度)回顾持仓情况,剔除溢价率大幅上升或价格过高、已触发强赎条款的品种,同时补充新的“双低”标的。
此外,应设定合理的止盈和止损点位,比如:
止盈:溢价率回升至30%以上,或价格涨至140元以上; 止损:若正股持续走弱,溢价率被动升高至40%以上,且无改善迹象。四、策略优势分析
1. 收益稳定、风险可控
双低策略的核心在于“安全垫+上涨弹性”,在市场震荡或下行阶段,低价提供了较强的债底支撑;而在市场回暖时,低溢价率有助于捕捉正股上涨带来的转债价格反弹。
2. 易于操作、适合普通投资者
不需要复杂的模型或高频交易,只需定期查看可转债数据并执行筛选即可,非常适合个人投资者使用。
3. 历史回测表现良好
根据多家机构的历史回测数据显示,采用“双低策略”构建的组合在多个市场周期中均能取得优于大盘的表现。尤其是在2018年熊市和2022年市场低迷期间,该策略展现出良好的抗跌能力。
五、策略的局限与注意事项
尽管“双低策略”具备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和局限性:
1. 存在“陷阱型”双低转债
部分低价、低溢价率的可转债可能是由于公司基本面恶化、信用风险上升所致。此时虽然指标满足“双低”,但并不具备真正的投资价值。
2. 溢价率可能持续压缩
某些行业或公司长期处于低估值状态,导致溢价率始终维持低位,难以出现显著上涨,从而影响收益。
3. 强赎风险不可忽视
部分低价转债可能因正股上涨而进入强赎流程,导致提前赎回,影响投资者持有时间与收益。
4. 流动性问题
部分小盘或冷门转债可能存在流动性较差的问题,买卖不易,容易造成滑点。
因此,在使用“双低策略”时,还需结合对公司基本面、行业前景、流动性等因素的综合判断。
六、实战案例解析
我们以2024年某一时点为例,选取几只典型的“双低”可转债进行分析:
名称价格(元)溢价率正股名称行业 XX转债11812%XX科技科技 YY转债1158%YY制药医药 ZZ转债1126%ZZ制造制造业假设投资者在该时点买入这三只转债,各投入1万元。三个月后,随着正股上涨,ZZ转债价格升至135元,溢价率仍保持在合理区间,带来约14.4%的涨幅;YY转债因医药板块整体回暖,也获得约10%的收益;XX转债则略有波动,总体持平。
可见,在合适的时机下,双低策略确实能够带来可观的回报。
七、总结
“双低策略”是可转债投资中一种较为成熟且实用的策略,尤其适用于震荡市或熊市中的防御型投资。通过筛选价格较低、溢价率较低的可转债,投资者可以在控制风险的同时,保留参与股市上涨的机会。
当然,任何策略都不是万能的,双低策略也存在其适用边界和局限性。投资者在使用过程中应结合市场环境、行业趋势和公司基本面进行综合判断,避免盲目跟风。
在未来市场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掌握一套科学有效的投资策略显得尤为重要。“双低策略”无疑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实践的优质选项。
字数统计:约1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