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赛道爆发,如何筛选核心供应商?

预制菜赛道爆发,如何筛选核心供应商?缩略图

预制菜赛道爆发,如何筛选核心供应商?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消费习惯的转变以及疫情对餐饮行业的影响,预制菜市场迎来了爆发式增长。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已突破万亿元,并预计在未来几年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在这一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布局预制菜赛道,无论是传统餐饮企业、食品加工企业,还是新兴品牌,都在积极寻求供应链合作,以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然而,预制菜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激烈的竞争与挑战。其中,供应链的稳定性和质量控制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特别是在产品同质化严重、品牌集中度不高的市场环境下,如何筛选出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供应商,构建高效、安全、可持续的供应链体系,成为企业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一、预制菜赛道为何爆发?

1. 消费需求升级推动市场增长

现代消费者对饮食的需求从“吃饱”向“吃好”转变。预制菜以其便捷、美味、营养等优势,满足了都市白领、年轻家庭等群体对高效生活的需求。同时,Z世代对“懒人经济”的推动,也加速了预制菜的普及。

2. 餐饮连锁与零售渠道的扩张

连锁餐饮企业为了提升标准化程度、降低人工成本,纷纷采用预制菜作为中央厨房的重要输出。而新零售渠道如盒马、叮咚买菜、美团买菜等平台的兴起,也为预制菜提供了更广泛的销售渠道。

3. 政策支持与资本加持

国家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动食品产业升级。同时,资本市场的持续加码也为预制菜行业注入了强劲动力。2022年至2023年,预制菜领域融资事件频发,众多初创企业获得高额融资,进一步推动了行业的发展。

二、供应链在预制菜行业中的重要性

预制菜的生产流程涵盖原料采购、加工、包装、冷链运输等多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可能影响最终产品的品质和消费者的体验。因此,构建一个稳定、高效、合规的供应链体系至关重要。

1. 成本控制的关键

预制菜的利润率普遍不高,尤其在初期阶段,成本控制尤为关键。优质的供应商能够在原料采购、生产效率、物流配送等方面为企业节省大量成本。

2. 品质与食品安全的保障

食品安全是食品行业的生命线。预制菜涉及冷链运输、保质期管理、添加剂控制等多个方面,对供应商的合规性、质量管理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

3. 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能力

预制菜市场变化迅速,消费者口味多样且易变。企业需要具备快速开发新品、灵活调整产能的能力,这背后离不开供应链的高效协同与响应能力。

三、如何筛选核心供应商?

在预制菜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如何从众多供应商中筛选出核心合作伙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评估和筛选:

1. 资质合规与食品安全认证

这是筛选供应商的“硬门槛”。企业应优先选择具备ISO22000、HACCP、SC认证、绿色食品认证等相关资质的供应商。这些认证不仅体现了供应商的合规水平,也意味着其具备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此外,企业还需关注供应商的原材料来源是否可追溯,是否具备完善的冷链运输体系,是否有应对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

2. 生产能力与技术实力

供应商的产能决定了其能否满足企业的订单需求,尤其是在市场爆发期。企业应重点考察供应商的生产线自动化程度、日产量、库存管理能力等。

同时,技术实力也是衡量标准之一。例如,是否拥有先进的保鲜技术、调味技术、包装技术等,能否协助企业进行产品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

3. 质量稳定性与一致性

预制菜产品的口感、色泽、营养成分等需要高度一致。企业应要求供应商提供定期质量检测报告,并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其品控流程和标准。

建议建立长期的质量抽检机制,确保产品在不同批次之间保持一致性。

4. 响应速度与协同能力

在快节奏的预制菜市场中,供应商的响应速度直接影响企业的上新速度和市场反应能力。企业应优先选择具备较强协同能力的供应商,能够参与产品设计、配方优化、工艺改进等环节。

此外,供应商的信息化水平也很重要,如是否具备ERP系统、MES系统,能否与企业实现数据对接,提升整体供应链效率。

5. 成本控制与价格透明

虽然价格不是唯一标准,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成本控制至关重要。企业应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集中采购、批量订单等方式降低采购成本。

同时,价格透明度也是衡量供应商是否值得信赖的重要指标。企业应避免选择存在“隐形成本”或“附加费用”的供应商。

6. 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责任

随着消费者对环保和社会责任的关注度提升,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也应考虑其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表现。例如,是否采用绿色包装、是否注重节能减排、是否保障员工权益等。

四、构建核心供应商关系的策略建议

1. 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企业应避免简单的“买卖关系”,而应与核心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共享市场信息、联合研发等方式,增强彼此的信任与依赖。

2. 实施供应商分级管理

将供应商分为战略级、核心级、一般级,根据不同级别制定不同的合作策略。例如,战略级供应商可参与产品设计与市场推广,核心级供应商负责关键原材料供应,一般级则用于补充产能或应对突发需求。

3. 推动数字化协同

利用数字化工具实现与供应商的高效协同,例如通过供应链管理系统(SCM)实现订单、库存、物流的实时对接,提升整个供应链的透明度和响应速度。

4. 定期评估与优化

建立供应商绩效评估体系,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质量、交期、服务等方面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优化调整,确保供应链的持续优化。

五、结语

预制菜赛道的爆发,为食品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在这场竞争中,企业不仅要在产品、品牌、渠道上下功夫,更要在供应链建设上投入更多精力。只有筛选出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供应商,构建稳定、高效、可持续的供应链体系,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长期稳健的发展。

未来,随着行业标准的逐步完善和技术的不断进步,预制菜供应链也将朝着更加智能化、绿色化、协同化的方向发展。企业应提前布局,主动适应变化,抓住预制菜行业发展的红利期。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