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捕捉技术:全球首套百万吨级CCUS项目落地,哪些企业可能受益?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碳中和目标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共同关注的焦点。碳捕捉、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作为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技术路径之一,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2024年,全球首套百万吨级CCUS项目在中国山东胜利油田正式落地运行,标志着我国在碳减排技术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这一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推动了碳捕捉技术的规模化应用,也为相关产业链上的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一、CCUS技术概述及其战略意义
CCUS(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即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是指将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捕集、提纯,并通过地质封存或资源化利用(如驱油、化工原料等)实现二氧化碳的减排。该技术被认为是应对高碳排放行业(如电力、钢铁、水泥、化工等)脱碳难题的重要手段。
在全球碳中和目标的推动下,CCUS技术正逐步从示范阶段走向商业化应用。根据国际能源署(IEA)数据,目前全球已有超过130个商业CCUS项目在推进中,预计到2030年全球CCUS年减排能力将达到10亿吨以上。
二、全球首套百万吨级CCUS项目落地背景
2024年7月,中国石化胜利油田百万吨级CCUS示范工程正式投入运行,标志着全球首个百万吨级全流程CCUS项目实现商业化运营。该项目由中石化旗下胜利油田、齐鲁石化等单位联合实施,涵盖二氧化碳捕集、输送、驱油与封存四大环节。
项目年捕集二氧化碳达100万吨,相当于每年植树近550万棵。捕集的二氧化碳主要用于驱油(CO₂-EOR),提高油田采收率,同时实现碳封存。该项目的落地不仅是我国在碳减排技术领域的重要突破,也为全球CCUS商业化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板。
三、CCUS产业链分析
CCUS技术的实施涉及多个环节,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二氧化碳捕集:包括燃烧后捕集、燃烧前捕集和富氧燃烧捕集等技术,涉及化工、电力、钢铁等行业。 二氧化碳运输:包括管道、罐车、船舶等多种运输方式,需要建设相应的基础设施。 二氧化碳利用:主要包括CO₂-EOR(二氧化碳驱油)、化工原料转化、食品级应用等。 二氧化碳封存:包括地质封存、海洋封存等,需地质勘探与封存场地建设。每个环节都涉及不同的企业类型和技术服务商,形成了一个涵盖设备制造、技术研发、工程建设、运营维护等多个领域的产业生态。
四、哪些企业将从中受益?
1. 能源与化工企业 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作为项目主导单位,中石化在CCUS项目中的成功实施,将进一步巩固其在低碳能源转型中的领先地位。未来,中石化有望将CCUS技术推广至全国多个油田,提升油田采收率并实现碳减排。 中海油、中石油:作为国内主要油气企业,其在CO₂-EOR(二氧化碳驱油)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万华化学、华鲁恒升:这些化工企业在碳捕集与资源化利用方面具备技术基础,未来可通过CCUS实现碳减排目标。 2. 电力与钢铁企业 华能国际、大唐发电、国电投:火电企业是碳排放大户,CCUS技术为其实现碳中和提供了重要路径。 宝钢股份、鞍钢股份、河钢股份:钢铁行业碳排放强度高,CCUS技术可作为其脱碳的重要补充手段。 3. 环保与工程企业 中电环保、碧水源、博天环境:这些环保企业在废气治理、碳捕集设备制造等方面具备技术积累,有望参与CCUS项目的建设与运营。 中国化学、中建安装、中电建:作为大型工程总包商,将在CCUS项目的工程建设、设备安装、系统集成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4. 碳捕捉设备与材料供应商 杭氧股份、冰轮环境、雪人股份:提供低温分离、压缩设备等关键部件,是碳捕集过程中的核心设备供应商。 科远智慧、理工光科:提供自动化控制系统、监测仪表等,保障CCUS系统的稳定运行。 南大光电、凯美特气:在气体提纯、高纯材料等方面具备技术优势,可为CCUS提供配套材料支持。 5. 碳交易与碳资产管理公司 中创碳投、碳阻迹、中环联合:随着CCUS项目纳入碳市场交易体系,碳资产管理、碳核算、碳信用开发等服务需求将大幅增长,相关企业将迎来发展机遇。五、政策支持与市场前景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CCUS技术发展,已将其纳入《“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等重要政策文件。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生态环境部等多部门联合推动CCUS技术研发与示范应用。
此外,碳交易市场的逐步完善也为CCUS项目提供了经济激励。根据预测,到2030年,中国CCUS市场规模有望突破千亿元,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六、挑战与展望
尽管CCUS技术前景广阔,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成本较高:当前CCUS项目的单位碳捕集成本仍较高,亟需通过技术创新与规模化应用降低成本。 政策机制不完善:碳市场建设尚处于初期,碳信用定价、补贴机制等仍需完善。 公众认知与接受度低:部分公众对碳封存的安全性存在疑虑,需加强科普宣传与公众沟通。未来,随着技术进步、政策完善与市场需求增长,CCUS有望在更多行业和区域推广应用,成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力量。
结语
全球首套百万吨级CCUS项目的落地,不仅是中国在碳减排技术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也为全球碳中和进程提供了中国方案。随着CCUS产业链的不断完善,相关企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能源、化工、电力到环保、工程、设备制造等领域,都将深度参与这一新兴市场。未来,谁能在CCUS技术与商业化应用中抢占先机,谁就将在新一轮绿色低碳转型中赢得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