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量产”,A股绿的谐波能成龙头吗?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传感器技术、精密制造等领域的飞速发展,人形机器人(Humanoid Robot)正从科幻走向现实。从波士顿动力的Atlas到特斯拉的Optimus(擎天柱),全球科技巨头纷纷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预示着一个全新的智能时代即将到来。而在中国资本市场,随着“机器人+”政策的推动和产业资本的涌入,人形机器人相关产业链也迎来了一波投资热潮。其中,谐波减速器作为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之一,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在A股中,绿的谐波(股票代码:688017)作为国内谐波减速器的龙头企业,其股价一度因人形机器人概念而暴涨,市场对其是否能够成为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的“龙头”展开了激烈讨论。
那么,绿的谐波真的具备成为人形机器人产业链龙头的潜力吗?我们不妨从技术、市场、竞争格局和政策等多个维度来深入分析。
一、人形机器人量产加速,核心零部件迎来风口
人形机器人是集机械、电子、人工智能、传感系统于一体的复杂系统,其核心结构包括驱动系统、执行系统、感知系统和控制系统。其中,执行系统中的关节模组至关重要,而关节模组的核心部件之一就是谐波减速器。
谐波减速器以其体积小、精度高、传动效率高、承载能力强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等领域。特别是在人形机器人中,由于对灵活性、轻量化和高精度的要求极高,谐波减速器几乎成为关节驱动系统的标配。
据高工机器人数据,2023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约为10亿美元,预计到2028年将突破百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50%。而根据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预测,中国将成为全球人形机器人最大的市场之一。这意味着,作为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的谐波减速器,将迎来巨大的市场空间。
二、绿的谐波:国产谐波减速器的“破局者”
绿的谐波成立于2003年,是国内最早研发谐波减速器的企业之一。过去,谐波减速器长期被日本企业(如哈默纳科)垄断,占据全球80%以上的市场份额。绿的谐波凭借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技术突破,打破了国外垄断,实现了国产替代。
2020年,绿的谐波在科创板上市,成为中国首家实现谐波减速器量产的公司。其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多个领域,客户包括埃夫特、新时达、配天机器人等国内知名机器人厂商。
在技术方面,绿的谐波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最新一代谐波减速器在体积、重量、效率、噪音等方面均有显著提升,完全适配人形机器人的高要求。
此外,绿的谐波也在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专用减速器的研发,并与多家科研机构和企业展开合作。2024年,公司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已有多款产品应用于人形机器人原型机,未来将根据市场需求进行量产准备。
三、绿的谐波是否具备成为龙头的潜力?
1. 技术优势:国产替代已成现实
绿的谐波在谐波减速器领域的技术积累深厚,产品性能已经可以与国际头部企业比肩。尤其在国产替代加速的大背景下,其国产供应链优势和成本控制能力将成为其核心竞争力。
2. 市场先发优势:抢占人形机器人早期市场
目前全球人形机器人仍处于原型机或小批量测试阶段,尚未大规模量产。但绿的谐波已提前布局,与多家企业达成技术合作,为未来大规模量产打下基础。这种“先发优势”在技术密集型行业中尤为关键。
3. 政策红利:国产机器人产业链全面扶持
中国政府近年来大力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先后出台《“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机器人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等政策,明确提出要突破核心零部件“卡脖子”技术。作为核心零部件供应商,绿的谐波有望持续受益于政策支持。
4. 产业链协同能力:从减速器到一体化解决方案
绿的谐波不仅提供减速器,还在向一体化驱动模组方向发展,未来有望从“零部件供应商”升级为“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这种转型将有助于提升其在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中的话语权。
四、挑战与风险不容忽视
尽管绿的谐波具备诸多优势,但在成为人形机器人产业链龙头的道路上,仍面临不少挑战:
1. 市场竞争加剧
随着人形机器人热度上升,越来越多企业进入谐波减速器领域,如来福谐波、同川科技等新兴企业也在快速崛起。此外,国际巨头哈默纳科也在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绿的谐波面临的竞争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2.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进程不及预期
目前人形机器人仍处于技术验证阶段,商业化落地仍需时间。若其应用场景(如家庭服务、物流搬运、工业巡检等)未能实现突破,市场需求将不及预期,影响绿的谐波的业绩增长。
3. 研发投入压力大
人形机器人对谐波减速器的要求远高于传统工业机器人,需要不断进行技术迭代。绿的谐波需要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以保持技术领先,这对公司的资金和人才储备提出了更高要求。
4. 估值泡沫风险
2023年以来,绿的谐波因人形机器人概念被资本市场热炒,股价一度涨幅超过100%。但若未来业绩无法兑现预期,可能出现估值回调风险。
五、结论:绿的谐波有潜力,但需稳扎稳打
综合来看,绿的谐波在技术、市场、政策等方面具备成为人形机器人产业链龙头的潜力。作为国产谐波减速器的领军企业,它不仅打破了国外垄断,还提前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具备先发优势。
但要真正成为“龙头”,绿的谐波还需在以下几个方面持续发力:
- 加快人形机器人专用减速器的量产进程;
- 加强与下游机器人厂商的深度绑定;
- 持续提升技术壁垒和产品性能;
- 优化成本结构,提升盈利能力;
- 防范市场炒作带来的估值泡沫风险。
未来,随着人形机器人从概念走向落地,绿的谐波有望在这一波产业浪潮中脱颖而出。但能否最终成为“龙头”,还需看其能否在技术、市场、资本等多重维度中实现持续突破。
参考资料:
- 绿的谐波2023年年报及投资者关系公告
- 高工机器人研究院《2023年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白皮书》
-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报告》
- Wind数据、东方财富网、雪球等资本市场分析平台
- 行业专家访谈与媒体报道
作者:智能产业观察者
发布时间:2025年4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