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产业”补贴落地,A股燃料电池龙头能追吗?

氢能产业”补贴落地,A股燃料电池龙头能追吗?缩略图

氢能产业“补贴落地”,A股燃料电池龙头能追吗?

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加速推进,氢能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逐步从概念走向产业化。特别是在“双碳”战略目标的推动下,中国氢能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24年以来,氢能产业政策利好不断,其中最受关注的莫过于“氢能补贴”政策的逐步落地。这一政策不仅为氢能产业链带来了实质性利好,也引发了资本市场的高度关注。

在A股市场中,燃料电池板块作为氢能产业的核心投资标的,相关龙头企业股价一度出现大幅波动。那么,随着补贴政策的落地,A股燃料电池龙头是否具备投资价值?是否值得投资者“追高”?本文将从政策背景、行业现状、龙头企业分析以及投资逻辑等方面展开探讨。


一、氢能补贴政策落地,产业进入加速期

2023年底至2024年初,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支持新能源汽车与氢能产业协同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对氢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给予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重点支持氢燃料电池汽车、氢能制备、储运及加氢基础设施建设。

与此前的“示范城市群”补贴政策不同,本轮补贴政策更注重“结果导向”,即对真正实现商业化运营、具备实际应用价值的氢能项目给予资金支持。这种“以奖代补”的方式,既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也倒逼企业提升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此外,地方政府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如北京、上海、广东、山东等地纷纷出台地方氢能产业扶持政策,设立专项基金,推动本地氢能产业集群建设。可以说,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正为氢能产业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二、燃料电池产业链现状与挑战

氢能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的制氢、中游的储运和加氢设备、下游的燃料电池系统及整车应用。而燃料电池作为氢能应用的核心环节,其技术水平和成本控制能力直接决定了整个产业的发展速度。

目前,我国燃料电池技术已取得长足进展,质子交换膜(PEM)燃料电池系统已实现国产化突破,电堆功率密度、寿命等关键指标不断提升。但在成本、寿命、效率等方面仍面临一定挑战:

  1. 成本高企:燃料电池系统成本仍远高于传统内燃机或锂电池系统,尤其是催化剂、膜电极等核心材料依赖进口,导致整体成本居高不下。
  2. 基础设施不足:加氢站建设成本高昂、布局稀少,严重制约了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应用。
  3. 应用场景有限:当前燃料电池汽车主要集中在商用车领域,如重卡、公交、物流车等,乘用车市场尚未大规模启动。

尽管如此,随着技术进步和规模化效应的显现,燃料电池成本有望在未来3-5年内实现大幅下降,从而推动产业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三、A股燃料电池龙头分析

在A股市场中,有多家公司在燃料电池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形成了以亿华通、潍柴动力、雪人股份、雄韬股份、腾龙股份等为代表的燃料电池龙头阵营。以下对几家公司进行简要分析:

1. 亿华通(688007)

亿华通是国内燃料电池系统龙头企业,专注于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的研发与生产。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客车、重卡等商用车领域,客户包括宇通客车、北汽福田等知名车企。

优势

  • 技术积累深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燃料电池系统;
  • 与多家整车厂建立稳定合作关系;
  • 参与多个氢能示范城市群建设,享受政策红利。

风险

  • 业绩受补贴政策影响较大;
  • 成本压力依然存在,盈利能力尚未显著改善。

2. 潍柴动力(000338)

潍柴动力是国内重卡发动机龙头企业,近年来积极布局氢能产业,控股德国燃料电池企业ARADEX,并在山东建设氢能产业园。

优势

  • 资金实力雄厚,产业链协同能力强;
  • 在重卡领域具备天然优势,可快速推动燃料电池在商用车的应用;
  • 国际化布局为技术引进提供便利。

风险

  • 氢能业务占比仍较小,短期内对业绩贡献有限;
  • 燃料电池重卡市场尚未大规模启动。

3. 雪人股份(002639)

雪人股份主营制冷设备,近年来通过并购海外企业切入氢燃料电池核心部件领域,特别是在氢气压缩机方面具备较强竞争力。

优势

  • 拥有氢气压缩机、氢循环泵等关键设备制造能力;
  • 技术引进路径清晰,具备差异化优势。

风险

  • 氢能业务仍处于培育期,盈利能力尚未体现;
  • 市场竞争加剧,毛利率存在下行压力。

四、投资逻辑与建议

从当前政策环境和产业趋势来看,氢能产业正处于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过渡的关键阶段。燃料电池作为氢能应用的核心载体,未来有望在商用车、轨道交通、储能等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对于A股燃料电池龙头的投资价值,可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判断:

1. 政策红利是否持续

当前氢能补贴政策已逐步落地,但未来政策是否具有持续性和稳定性仍需观察。建议投资者关注政策支持力度是否加大,如补贴金额、应用场景拓展、基础设施建设等。

2. 企业技术实力与商业化能力

在燃料电池行业,技术实力和商业化能力是核心竞争力。建议重点关注具备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已实现规模化应用的企业,如亿华通、潍柴动力等。

3. 产业链协同效应

氢能产业涉及多个环节,具备产业链协同优势的企业更易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例如,拥有制氢、储运、燃料电池系统一体化布局的企业,抗风险能力更强。

4. 估值与市场情绪

当前燃料电池板块估值普遍偏高,部分龙头股已出现明显上涨。投资者需理性判断当前估值是否合理,避免追高风险。建议采用“逢低布局+长期持有”的策略,关注业绩兑现情况。


五、结语

氢能产业作为“双碳”战略的重要支撑,其发展前景广阔。随着补贴政策的落地和产业链的不断完善,燃料电池产业有望迎来真正的商业化拐点。A股燃料电池龙头作为产业链中的核心力量,具备一定的投资价值,但同时也面临技术、成本、政策等多重不确定性。

对于投资者而言,氢能产业仍属于“成长型”赛道,短期波动较大,适合具备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参与。建议采取“精选龙头+适度分散+长期持有”的投资策略,把握氢能产业发展的长期红利。

一句话总结:氢能补贴落地,燃料电池龙头值得布局,但需理性追高,静待产业爆发。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