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选股如何识别行政准入壁垒”带来的垄断?

A股选股如何识别行政准入壁垒”带来的垄断?缩略图

A股选股如何识别行政准入壁垒带来的垄断?

在A股市场中,投资者常常寻求具有长期竞争优势的企业,而具备“垄断”特征的公司往往能够提供更高的投资回报。其中,行政准入壁垒(Administrative Entry Barriers)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壁垒,它源于政府政策、法规或行业管理措施,限制新竞争者进入某些行业,从而形成某种形式的垄断或寡头格局。这种由行政手段构建的垄断,往往具有较强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因此在选股过程中识别这类企业,对于构建稳健的投资组合具有重要意义。


一、什么是行政准入壁垒?

行政准入壁垒是指由于政府的政策、法规、审批制度、行业准入门槛等行政手段,导致新企业难以进入某一行业或领域。与技术壁垒、资金壁垒等市场性壁垒不同,行政准入壁垒通常具有强制性、不可复制性和长期性,其背后是国家对某些行业的严格监管和控制。

例如,金融、电力、军工、通信、医药、教育、烟草、能源等行业的准入往往受到国家层面的严格限制。这些行业中的企业,由于行政壁垒的存在,往往享有天然的垄断优势,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盈利模式。


二、行政准入壁垒带来的垄断特征

  1. 高行业集中度
    行政准入壁垒高的行业,通常集中度较高,少数几家企业占据了市场主导地位。例如,中国的电信行业长期由三大运营商主导,其背后正是行政壁垒的体现。

  2. 政策依赖性强
    这类企业的经营高度依赖政策导向,政策的变化可能直接影响其盈利能力和市场地位。

  3. 盈利能力稳定
    由于缺乏外部竞争,这些企业往往具备较强的议价能力和定价权,从而拥有较高的毛利率和净利率。

  4. 进入门槛极高
    新企业进入这类行业往往需要经过复杂的审批流程,甚至需要国家层面的许可,这使得潜在竞争者难以进入。

  5. 抗风险能力强
    行政壁垒带来的垄断地位,使得这类企业在经济下行周期中更具抗风险能力,具备“防御性”特征。


三、如何识别具备行政准入壁垒的行业与企业?

1. 政策分析:从行业准入制度入手

投资者应重点关注国家对某一行业的准入政策。例如:

  • 医药行业:新药审批、GMP认证、临床试验等环节都受到严格监管;
  • 金融行业:银行、保险、证券等行业需要监管机构的牌照;
  • 能源行业:石油、天然气、电力等行业的特许经营制度;
  • 教育行业:民办教育、K12培训、职业教育等受到政策调控;
  • 军工行业:军工产品需要国家军工保密资质、军方采购等。

通过分析这些行业的准入门槛和监管政策,可以判断其是否具备行政壁垒特征。

2. 行业集中度分析

通过行业集中度指标(如CR4、CR10)来判断行业是否呈现垄断或寡头格局。例如:

  • 中国电力行业集中于五大发电集团;
  • 中国民航业主要由三大航空公司主导;
  • 烟草行业则完全由国家烟草专卖局统一管理。

3.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具备行政壁垒的企业通常具有较高的ROE(净资产收益率)、毛利率和净利率。例如:

  • 中国中免(免税行业)因牌照稀缺,毛利率长期维持在30%以上;
  • 中国神华(煤炭+电力)因其资源垄断和政策支持,盈利能力稳定;
  • 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运营商,因其行业准入限制,营收和利润稳定增长。

4. 政策红利与监管动向

关注国家政策动向,尤其是行业扶持政策、牌照发放情况、审批流程调整等。例如:

  • 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
  • 对互联网平台经济的监管收紧;
  • 对医药行业集采政策的影响等。

四、典型案例分析

1. 中国中免(601888.SH)——免税行业的行政垄断

中国中免是国内唯一的全国性免税运营商,其核心优势在于免税牌照的稀缺性。免税行业属于国家严格监管的行业,牌照由财政部、海关总署等多部门联合审批,新进入者几乎不可能获得牌照。中国中免凭借牌照优势和政策支持,长期占据行业主导地位,具备明显的行政准入壁垒特征。

2. 中国神华(601088.SH)——能源行业的政策护城河

中国神华作为国家能源集团旗下的核心上市公司,其煤炭、电力、运输一体化运营模式,得益于国家对能源行业的集中管理和资源控制。在“双碳”政策背景下,煤炭行业面临整合,具备资源和政策优势的企业将更具竞争力。

3. 恒瑞医药(600276.SH)——医药行业的高准入门槛

虽然近年来医药行业受集采政策影响较大,但创新药的研发仍需要经历漫长的审批流程和临床试验阶段。恒瑞医药作为国内领先的创新药企,其研发能力和审批经验形成了较高的进入壁垒,尤其是在医保目录调整、新药审批加速等政策红利下,具备一定的垄断优势。


五、投资策略建议

  1. 选择政策扶持的行业龙头
    在具备行政准入壁垒的行业中,优先选择市场份额高、政策支持力度大的龙头企业。

  2. 关注政策变化带来的机会与风险
    行政壁垒虽强,但一旦政策调整,也可能带来颠覆性变化。例如教培行业“双减”政策出台后,相关企业估值大幅缩水。因此,投资者需密切跟踪政策动向。

  3. 注重企业的持续盈利能力
    行政壁垒并非万能,还需结合企业的盈利能力、管理水平、财务健康程度等综合判断。

  4. 构建防御型投资组合
    行政壁垒企业通常具备稳定的现金流和分红能力,适合长期持有,构建稳健型投资组合。


六、总结

在A股市场中,识别具备行政准入壁垒的企业,是投资者构建稳健投资组合的重要策略之一。这类企业通常具备较强的政策护城河、稳定的盈利能力以及较低的外部竞争压力。通过政策分析、行业集中度判断、企业财务数据评估等方法,可以有效识别这类优质标的。

当然,行政壁垒并非一成不变,政策的调整可能带来风险。因此,投资者在选择这类企业时,也应保持对政策环境的敏感性,灵活调整投资策略,才能在A股市场中长期稳健获利。


(全文约1,300字)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