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北交所定位筛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与产业升级的持续推进,创新型中小企业逐渐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其中,“专精特新”企业因其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新颖化的发展路径,成为国家政策扶持的重点对象。北交所(北京证券交易所)作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主阵地,为“专精特新”企业的融资、成长和上市提供了重要平台。
本文将从北交所的市场定位出发,探讨如何通过其功能与特点,筛选出具有潜力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投资者、创业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
一、北交所的市场定位与功能特点
北交所成立于2021年,是中国继沪深交易所之后设立的第三家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其核心定位是“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尤其聚焦于“专精特新”企业。北交所的设立,填补了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对中小企业的支持空白,推动了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缓解。
北交所的主要功能与特点包括:
- 聚焦创新型中小企业:北交所主要服务对象为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能力突出”的中小企业,尤其是“专精特新”企业。
- 上市门槛相对较低:相比科创板和创业板,北交所的上市门槛更具包容性,设有四套上市标准,允许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阶段选择合适的路径。
- 转板机制灵活: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从北交所转板至科创板或创业板,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成长路径。
- 投资者门槛较高:北交所设置50万元资金门槛,吸引的是专业投资者,有助于形成理性投资环境。
- 政策支持力度大:国家及地方政府对北交所上市企业给予税收、融资、人才等多方面支持。
二、“专精特新”企业的定义与特征
“专精特新”是“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能力突出”的简称,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从全国中小企业中评选出的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这些企业通常具备以下特征:
- 专业化:专注于细分市场,产品或服务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 精细化:在管理、生产、服务等方面具备较高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 特色化:产品或服务具有独特性、差异化,具备品牌优势;
- 创新能力突出:研发投入强度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成果转化能力强。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则是“专精特新”中的佼佼者,通常在细分领域具备较强的市场领导力和技术壁垒,是国家产业链补链强链的重要支撑力量。
三、通过北交所定位筛选“专精特新”小巨人的方法
1. 关注行业分布与产业导向
北交所重点支持的行业包括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因此,在筛选“专精特新”企业时,应优先关注这些领域的公司。
建议:结合北交所的行业偏好,筛选已在或拟在北交所上市的企业,并分析其所在行业是否符合国家战略发展方向。
2. 分析企业的技术壁垒与创新能力
“专精特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技术创新能力。可通过以下指标进行评估:
- 研发投入占比:是否持续保持较高比例的研发投入;
- 专利数量与质量:是否拥有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
- 技术转化能力:是否具备将技术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的能力;
- 技术领先性:是否在细分领域具有领先地位或填补国内空白。
建议:查看企业公开披露的研发费用、专利数量、核心技术人员情况,评估其技术创新实力。
3. 评估企业的市场地位与盈利能力
尽管北交所上市门槛较低,但真正具备“小巨人”潜质的企业往往具备一定的市场地位和盈利能力。
建议:分析企业的营收增长率、毛利率、净利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财务指标,判断其盈利能力和经营效率。
4. 关注企业的成长性与扩张潜力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通常是处于成长期的企业,具有较强的扩张潜力。可通过以下方面判断:
- 营收与利润增长趋势:是否连续三年保持增长;
- 客户集中度:是否依赖单一客户,客户结构是否多元化;
- 产能扩张计划:是否有新建项目或产能扩张计划;
- 市场拓展能力:是否积极拓展新市场或新客户。
建议:结合企业披露的年报、招股书等资料,评估其成长潜力与扩张能力。
5. 关注政策扶持与政府认定情况
许多“专精特新”企业都获得过地方政府或国家层面的认定与支持,如“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
建议:查看企业是否获得相关资质认证,是否获得过政府专项资金支持,这些信息往往能反映企业的行业地位与政策认可度。
6. 关注北交所上市后备企业名单
北交所设有“上市后备企业库”,其中许多企业已经具备上市条件,正处于辅导备案或申报阶段。这些企业往往已经具备较强的综合实力。
建议:关注地方证监局、券商公告、北交所官网等渠道发布的上市辅导企业名单,提前锁定潜在“小巨人”企业。
四、案例分析:成功登陆北交所的“专精特新”企业
以科达自控(股票代码:831832)为例,该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工业互联网和智能控制系统的高新技术企业,属于“专精特新”企业。其核心技术涵盖工业自动化、远程监控、智能运维等领域,广泛应用于矿山、能源等行业。公司于2021年在北交所上市,上市后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拓展市场,成为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
通过分析类似企业,可以总结出以下共性:
- 技术积累深厚,具备自主知识产权;
- 产品或服务具有不可替代性;
- 管理层稳定,具备长期发展战略;
- 财务状况稳健,具备持续盈利能力。
五、结语:北交所是挖掘“专精特新”小巨人的金矿
随着国家对创新型中小企业的重视不断加深,北交所将成为“专精特新”企业成长壮大的重要平台。通过北交所的市场定位、行业导向、企业披露信息等维度,投资者和政策制定者可以更精准地识别和筛选出具备“小巨人”潜力的企业。
未来,随着更多“专精特新”企业登陆北交所,这一市场将成为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对于有志于投资或扶持中小企业的机构与个人而言,北交所无疑是一片值得深耕的沃土。
参考文献:
- 北京证券交易所官网
-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公布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的通知》
-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相关公告
- 证券时报、第一财经等财经媒体相关报道
- 各上市公司年报及招股说明书
(全文约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