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向资金上半年净买入6.7亿股:半导体与银行板块成焦点
2024年上半年,中国资本市场在多重宏观经济因素和政策推动下持续回暖,吸引了大量外资的关注。作为连接中国与全球资本市场的桥梁,北向资金(即通过沪港通、深港通机制进入A股的境外资金)表现尤为活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A股超过6.7亿股,成为市场的重要支撑力量。而在这一轮资金流入中,半导体与银行两大板块备受青睐,成为北向资金重点布局的核心资产。
一、北向资金整体动向:稳中有进,积极布局
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2024年6月30日,北向资金上半年累计净买入A股股票约6.7亿股,折合人民币约为1580亿元。这一数据虽然相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但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美联储加息预期反复波动的背景下,北向资金仍保持了相对稳定的流入节奏,显示出国际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从时间分布来看,北向资金在一季度呈现明显加仓趋势,尤其在春节后随着中国经济数据陆续公布、政策利好频出,外资加速回流A股。进入二季度后,尽管受到外部环境扰动,如地缘政治风险加剧、部分海外机构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下调等因素影响,但北向资金整体仍维持净流入态势,反映出其长期看好中国市场的核心逻辑未变。
二、半导体板块:技术自主可控推动外资加仓
在北向资金的持仓结构中,半导体行业无疑是今年上半年最引人注目的亮点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北向资金在半导体板块的持股数量较年初增长超过23%,涉及企业包括中芯国际、韦尔股份、兆易创新等龙头公司。
这一趋势的背后,主要源于以下几方面因素:
国产替代加速推进 在中美科技博弈持续深化的背景下,中国政府大力推动半导体产业链自主可控,出台多项产业扶持政策,包括税收优惠、设备补贴、人才引进等。这使得国内半导体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不断提升,逐步缩小与国际领先企业的差距。
全球芯片周期触底回升 经历两年多的调整后,全球半导体行业自2024年初开始出现回暖迹象。数据中心、AI算力需求爆发性增长,带动存储芯片、逻辑芯片价格回升,为国内相关企业带来业绩改善预期。
外资机构长期看好成长逻辑 多家国际投行发布报告指出,中国半导体企业在AI、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等新兴领域具备较强的成长潜力。尤其是以先进封装、车规级芯片为代表的细分赛道,未来几年有望实现高速成长。
因此,北向资金在上半年大幅增持半导体板块,既是对短期景气度修复的反应,也是对长期产业升级趋势的认可。
三、银行板块:低估值+高分红吸引外资配置
与科技属性较强的半导体不同,银行板块则凭借其稳健的盈利能力和较高的股息回报率,成为北向资金另一大重仓方向。数据显示,北向资金在银行股中的持股比例在今年上半年显著提升,其中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建设银行等大型国有银行及优质股份制银行均获得外资持续加仓。
推动外资增配银行股的主要原因有:
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当前A股银行板块的整体市盈率(PE)不足6倍,市净率(PB)低于0.6倍,处于历史底部区间。相比之下,港股及海外市场银行股估值普遍更高,使得A股银行股具有较强的安全边际和投资性价比。
盈利能力稳定,分红水平较高 尽管近年来经济增速放缓对银行业利润增长形成一定压力,但整体来看,上市银行资产质量保持稳定,拨备覆盖率充足,抗风险能力较强。同时,多数银行维持着较高的现金分红比例,股息收益率普遍在4%以上,成为外资配置的重要吸引力。
利率下行环境下防御性强 在当前宏观环境下,央行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市场利率持续走低。在此背景下,银行股因其现金流稳定、波动性小等特点,成为外资进行资产配置时的重要“压舱石”。
值得注意的是,北向资金对银行股的投资更偏向于头部优质标的,而非全面撒网。这也反映出外资在风险偏好较低的环境中,更倾向于选择基本面扎实、经营稳健的龙头企业。
四、北向资金流向背后的逻辑分析
北向资金之所以在上半年集中布局半导体与银行两大板块,背后体现了外资对中国资本市场结构性机会的判断。具体来看,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成长与价值并重的投资策略 半导体代表的是未来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方向,而银行则代表传统核心资产的稳定性。外资通过在这两个领域的布局,实现了成长性与防御性的平衡,有助于降低整体组合的风险波动。
政策导向明确,产业前景清晰 半导体是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重点支持方向,而银行则是金融安全和经济稳定的基石。外资在选择标的时,越来越注重政策导向和产业趋势的结合。
估值修复与盈利改善双重驱动 半导体行业正处于周期底部向上阶段,银行板块则受益于资产质量改善和盈利预期修复。两者都具备估值低、盈利稳定的特征,符合外资偏好的投资风格。
五、展望未来:北向资金将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展望下半年,随着中国经济进一步企稳复苏,资本市场改革持续推进,以及A股纳入更多国际指数的进程加快,北向资金仍有较大空间继续流入。尤其是在半导体、银行等核心资产中,外资的配置意愿预计将维持高位。
不过,也需警惕一些潜在风险,如外部流动性收紧、地缘政治冲突升级、国内经济数据不及预期等,可能对北向资金流动造成短期扰动。因此,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在关注外资动向的同时,还需结合自身风险偏好和投资目标,理性配置相关资产。
结语
2024年上半年,北向资金净买入6.7亿股的背后,不仅是外资对中国市场的持续看好,更是其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和资本市场开放成果的认可。半导体与银行板块的受宠,反映了外资在成长与价值之间寻找平衡的策略思维。未来,随着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持续推进,北向资金在中国资本市场中的作用将愈加重要,也将为A股带来更多国际化、专业化的投资理念与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