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发行遇冷!创业板指市场底还有多远?

基金发行遇冷!创业板指市场底还有多远?缩略图

基金发行遇冷!创业板指市场底还有多远?

2024年以来,中国资本市场持续震荡,尤其是创业板指走势疲软,市场情绪低迷。与此同时,新基金发行也遭遇“寒流”,多家基金公司发布公告延期募集,甚至出现主动清盘的现象。这一系列信号引发了投资者对市场底部的广泛讨论:基金发行遇冷是否意味着市场接近底部?创业板指的“市场底”究竟还有多远?

一、基金发行遇冷,市场情绪低迷

根据Wind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新成立基金数量和募集规模均较去年同期明显下滑。尤其在二季度,新基金平均募集规模跌破“清盘红线”,部分基金公司甚至出现连续多只产品募集失败的情况。这一现象在权益类基金中尤为突出,尤其是以创业板为投资标的的产品。

基金发行遇冷背后,是投资者信心的缺失。一方面,市场持续下跌导致投资者对后市预期悲观;另一方面,近年来部分权益类基金表现不佳,进一步削弱了投资者参与热情。此外,银行理财、债券等稳健型产品的收益率相对稳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资金。

值得注意的是,历史经验表明,基金发行遇冷往往是市场底部的重要信号之一。例如,在2018年熊市末期、2022年市场大幅回调期间,都曾出现过类似情况。市场情绪极度悲观、资金流入停滞,往往意味着市场接近阶段性底部。

二、创业板指持续调整,估值已处历史低位

作为代表中国新经济力量的重要指数,创业板指自2021年高点以来,已累计下跌超过40%。尽管期间有过反弹,但整体趋势依然向下。2024年以来,创业板指跌幅持续扩大,一度跌破2000点关口,创出近四年新低。

从估值角度来看,当前创业板指市盈率(PE)已处于历史低位。截至2024年7月,创业板指市盈率(TTM)约为25倍,处于近十年的20%分位水平。从历史数据来看,当该指标低于30倍时,往往意味着市场进入估值底部区域。

但估值低并不等于市场马上反弹。创业板指的走弱,除了受整体市场环境影响外,也与其自身结构密切相关。创业板集中了大量科技、医药、新能源等成长型行业,这些行业在过去几年经历了大幅上涨后,估值泡沫被逐步消化。如今,随着宏观经济增速放缓、政策支持力度边际减弱,相关板块缺乏持续上涨动力。

此外,外部环境也不容乐观。美联储加息周期虽已接近尾声,但全球流动性收紧仍在延续,地缘政治风险、贸易摩擦等不确定性因素依旧存在,对高成长板块构成压力。

三、影响创业板指走势的核心因素

要判断创业板指何时见底,需要从多个维度分析影响其走势的核心因素:

  1. 宏观经济走势
    创业板企业多为成长型企业,其盈利状况与宏观经济高度相关。当前中国经济仍处于复苏初期,企业盈利尚未明显改善。若下半年宏观经济数据回暖,有望带动创业板盈利预期上修。

  2. 货币政策与流动性环境
    当前中国货币政策维持宽松基调,央行多次降准降息,市场流动性较为充裕。若未来进一步降息或推出结构性宽松政策,将对成长股形成利好。

  3. 政策支持力度
    政策面对于科技创新、高端制造、新能源等领域的支持仍在持续。若下半年政策红利释放,有望提振相关板块情绪。

  4. 外资动向与市场情绪
    外资是创业板的重要参与者之一。近年来,随着A股纳入MSCI等国际指数,外资配置比例持续上升。但受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部分外资选择阶段性撤离。若未来外部环境改善,外资回流将对创业板形成支撑。

四、“市场底”何时到来?——从历史规律看当前节点

从历史经验来看,市场底部往往由“政策底”、“估值底”、“情绪底”三者共同构成。当前创业板指已具备“估值底”特征,而“情绪底”也逐步显现。至于“政策底”,还需观察下半年财政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发力节奏。

从技术面来看,创业板指已多次试探2000点整数关口,若该位置能有效企稳,或将形成阶段性底部。结合MACD、RSI等技术指标,当前指数处于超卖区域,具备反弹动能。

从资金面来看,虽然新基金发行遇冷,但部分老基金已开始低位加仓,公募基金持仓结构也在向成长板块倾斜。一旦市场情绪回暖,资金有望重新回流创业板。

五、投资者如何应对当前市场?

面对创业板指的持续调整,投资者应保持理性,避免盲目割肉。以下几点建议供参考:

  1. 长期视角看待成长板块
    创业板代表的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动能,短期调整不改其长期投资价值。建议投资者以定投方式参与,平滑波动风险。

  2. 关注估值修复机会
    当前部分优质成长股估值已具备吸引力,可关注新能源、半导体、AI、医药等细分赛道中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3. 控制仓位,避免杠杆操作
    市场底部往往难以精准判断,建议投资者保持合理仓位,避免重仓博弈。

  4. 关注政策动向与宏观数据
    下半年政策窗口较多,包括财政刺激、产业扶持、美联储货币政策等,投资者应密切关注相关信息,及时调整策略。

六、结语

基金发行遇冷、创业板指持续下跌,确实反映出当前市场情绪的低迷。但从历史规律来看,这种“冰点”往往是市场底部的前兆。估值已处于历史低位、政策底逐步显现、资金面存在改善预期,种种迹象表明,创业板指的“市场底”或许并不遥远。

对于投资者而言,当前阶段既是风险释放的过程,也是布局未来的机会窗口。保持理性、坚定信心,方能在市场底部区域捕捉到真正的价值所在。


(全文约1500字)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