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股市突破34年新高!创业板指为何滞涨?

日本股市突破34年新高!创业板指为何滞涨?缩略图

日本股市突破34年新高!创业板指为何滞涨?

2024年,日本股市迎来历史性时刻。日经225指数在年初突破39000点大关,创下自1990年以来的新高,标志着日本资本市场在经历了长达30余年的“失去的年代”后,终于迎来强劲反弹。与此同时,中国A股市场中的创业板指却表现平平,甚至出现滞涨现象。这一对比引发了市场广泛关注:为何日本股市能强势突破,而创业板指却陷入低迷?本文将从宏观经济、政策导向、产业结构以及市场情绪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


一、日本股市为何能强势突破?

1. 经济基本面改善

日本股市的强势反弹并非偶然,而是建立在近年来经济基本面逐步改善的基础之上。首先,日本通胀水平温和回升,企业盈利持续增长。2023年以来,日本制造业PMI持续位于荣枯线以上,出口订单增加,尤其是汽车、机械等高端制造业表现亮眼。其次,日元贬值也对出口导向型企业形成利好,提升了日本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2. 货币政策转向预期增强

长期以来,日本央行实行超宽松货币政策,利率长期维持在负值区间。但2024年,随着通胀持续上升,市场对日本央行“退出负利率”的预期不断增强,推动日元走强,也增强了投资者对日本金融市场的信心。此外,日本央行逐步缩减对ETF的购买规模,释放出市场化的信号,增强了投资者对股市长期走势的信心。

3. 外资持续流入

近年来,随着日本企业治理结构的改善、ROE(净资产收益率)提升,以及估值优势明显,越来越多的外资开始布局日本市场。2023年,外资对日本股市的净流入金额创历史新高,成为推动股市上涨的重要力量。

4. 结构性改革初见成效

日本政府近年来持续推进“安倍经济学”与“后安倍经济学”下的结构性改革,包括劳动力市场改革、企业治理改革、提升女性就业率等措施,提升了整体经济活力。此外,日本在绿色能源、半导体、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的布局也开始显现成效,为股市注入新动能。


二、创业板指为何陷入滞涨?

与日本股市的强势表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A股市场中的创业板指(简称“创指”)近年来表现疲软,涨幅明显落后于主板及其他主要指数。尤其是在2023年至2024年初,创指一度在2000点左右徘徊,缺乏明显突破。

1. 高基数效应与估值压力

2020年至2021年,创业板指因流动性宽松和新能源、半导体等成长板块的爆发式上涨,累计涨幅巨大,估值水平一度达到历史高位。随着市场风格切换,以及部分高估值成长股业绩不达预期,创指面临较大的回调压力。

2. 成长股业绩不及预期

创业板以中小成长型企业为主,涵盖大量科技、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企业。然而,近年来部分企业因行业竞争加剧、市场需求放缓、政策调整等原因,盈利能力下降,导致市场对其成长性产生疑虑。例如,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光伏产业产能过剩等问题,都对相关企业造成冲击。

3. 流动性收紧与资金分流

2023年以来,随着中国央行逐步收紧货币政策,市场流动性边际收紧,资金开始向低估值、高股息板块转移,如银行、保险、能源等,而成长型板块则面临资金流出压力。此外,北向资金在创指中的占比相对较低,也使得其受外资流入影响较小,缺乏外部资金支撑。

4. 政策支持相对不足

相比主板和科创板,创业板近年来在政策层面的支持力度有所减弱。虽然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推进顺利,但在吸引优质企业上市、提升市场活跃度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短板。此外,监管趋严也使得部分成长型企业在信息披露、财务规范等方面面临更高门槛,影响了市场情绪。

5. 市场风格切换

近年来,A股市场风格从“成长”向“价值”切换明显,投资者更倾向于选择盈利稳定、现金流良好、估值合理的蓝筹股,而对高成长、高波动的创业板企业兴趣减弱。这种风格切换进一步加剧了创指的滞涨现象。


三、日本经验对创业板发展的启示

尽管国情不同、发展阶段各异,但日本股市近年来的表现,对创业板指的发展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 推动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

日本通过在高端制造、绿色能源、半导体等领域的长期布局,逐步形成了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体系。而创业板作为中国新兴成长企业的聚集地,也需要进一步聚焦核心科技、高端制造、数字经济等领域,培育真正具备长期成长潜力的企业。

2. 优化企业治理与盈利结构

日本企业近年来在提高ROE、优化资本结构、加强信息披露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吸引了大量外资。相比之下,创业板中部分企业存在治理结构不完善、盈利能力不稳定等问题,亟需通过制度完善和市场引导,提升整体质量。

3. 增强市场吸引力与国际化水平

日本股市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吸引了大量外资参与。而创业板目前仍以内资为主,国际化程度较低。未来可通过引入更多外资机构投资者、推动ETF互联互通、优化交易机制等方式,提升市场活跃度与吸引力。

4. 政策支持与市场信心的结合

日本政府在推动经济复苏过程中,注重政策的连续性与市场信心的稳定。创业板的发展也需要政策层面给予更多支持,包括税收优惠、融资便利、监管优化等,同时也要注重市场预期的引导,避免政策频繁变动对市场情绪造成冲击。


四、结语

日本股市的强势突破与创业板指的滞涨,反映出不同经济体在不同发展阶段面临的结构性挑战与机遇。日本通过长期改革与产业转型,实现了资本市场的复苏;而创业板指则需在估值修复、盈利提升、制度优化等方面持续发力,才能走出当前的低迷状态。

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以及资本市场改革的深入推进,创业板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而日本的经验也提醒我们,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唯有持续改革、提升质量、增强信心,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全文约1500字)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