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药“龙头翻倍后:A股常山药业、博瑞医药会补涨吗?
近年来,随着全球肥胖人口的持续上升,减肥药物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以GLP-1受体激动剂为代表的新型减肥药,如诺和诺德的Wegovy、礼来的Zepbound等,因其显著的减重效果而广受市场追捧。在这一背景下,A股市场中涉及减肥药概念的上市公司也受到投资者的密切关注。其中,常山药业(300255.SZ)和博瑞医药(688166.SH)作为国内减肥药产业链中的重要参与者,近期股价表现相对温和,尚未出现明显的“补涨”迹象。那么,在减肥药“龙头”公司股价翻倍之后,常山药业与博瑞医药是否会迎来补涨机会?本文将从行业趋势、公司基本面、产业链地位、估值水平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
一、减肥药赛道:全球热潮下的投资风口
全球肥胖问题日益严峻,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超过19亿成年人超重,其中超过6.5亿人属于肥胖。肥胖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多种慢性病密切相关。因此,减肥药物的需求持续增长。
以GLP-1受体激动剂为代表的新型减肥药,因其良好的减重效果和持续性,成为当前最热门的治疗方案。Wegovy作为诺和诺德推出的GLP-1药物,临床数据显示其一年内平均减重可达15%以上,远超传统减肥药。其市场表现也极为亮眼,推出后迅速成为“爆款”,推动诺和诺德市值屡创新高。
在中国,减肥药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政策支持、消费升级以及患者认知度的提升,正在为这一赛道注入强劲动力。2023年以来,国内多家药企纷纷布局GLP-1类药物的研发,相关概念股也受到资本市场追捧,如翰宇药业、华东医药等公司股价均出现大幅上涨。
二、常山药业:肝素原料药龙头,切入减肥药中间体市场
常山药业是国内肝素原料药龙头企业,主营产品包括肝素钠原料药、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等。近年来,公司开始拓展多肽类药物中间体业务,其中就包括GLP-1类药物的核心中间体。
1. 业务布局
常山药业通过其子公司常山凯捷健布局GLP-1类药物中间体的研发与生产,主要为国内外制药企业提供原料支持。虽然目前该业务尚未对公司营收构成显著贡献,但考虑到GLP-1药物中间体的高附加值和未来市场空间,公司有望从中受益。
2. 财务数据
2023年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8亿元,同比增长12.5%;归母净利润为2.4亿元,同比增长10.3%。尽管增速稳健,但相比减肥药概念股的整体表现,常山药业的股价涨幅相对温和,存在一定的估值修复空间。
3. 投资逻辑
常山药业的优势在于其在肝素领域的深厚积累,具备较强的原料药合成能力。若未来GLP-1类药物中间体需求爆发,公司有望成为国内重要的供应商之一。此外,公司也在积极布局多肽类制剂,未来有望从中间体向终端制剂延伸,提升盈利能力。
三、博瑞医药:高端仿制药平台,GLP-1类药物研发进展加快
博瑞医药是一家专注于高端仿制药及原料药研发的公司,近年来在GLP-1类药物领域投入较大,成为其重点发展方向之一。
1. GLP-1类药物布局
公司已启动GLP-1类药物的多个仿制药项目,并已进入临床前研究或临床阶段。其中,司美格鲁肽(Semaglutide)作为当前最畅销的GLP-1药物之一,博瑞医药已申报其原料药的DMF(药物主文件)文件,未来有望获得海外客户订单。
2. 财务表现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8亿元,同比增长18.7%;归母净利润为3.1亿元,同比增长21.5%。毛利率维持在60%以上,显示出较强的盈利能力。公司在高端制剂和复杂制剂方面具有技术壁垒,为其在GLP-1类药物领域的拓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3. 投资逻辑
博瑞医药的优势在于其国际化布局和技术平台。公司产品已通过美国FDA、欧盟GMP等认证,具备出口能力。若GLP-1类药物仿制药项目进展顺利,有望为公司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此外,公司在脂质体、缓释微球等制剂技术方面也具备领先优势,未来可拓展至更多高端药物领域。
四、补涨逻辑分析:是否具备上涨潜力?
1. 行业层面:减肥药概念热度未减
当前减肥药赛道仍是医药板块中最热门的投资方向之一。全球制药巨头纷纷加码该领域,国内企业也加速布局,相关产业链公司迎来发展机遇。常山药业与博瑞医药作为GLP-1类药物上游原料及中间体的重要供应商,具备一定的补涨基础。
2. 市场情绪:龙头翻倍后资金或转向低位标的
随着减肥药龙头公司股价的大幅上涨,部分资金可能会寻找估值更低、成长性较好的“补涨”标的。常山药业与博瑞医药当前市盈率均处于历史低位,且业绩稳定增长,具备一定的安全边际和投资价值。
3. 估值水平:估值修复空间较大
截至2024年底,常山药业PE(TTM)约为15倍,博瑞医药约为20倍,均低于医药板块整体估值水平。考虑到其在GLP-1类药物产业链中的布局,未来若相关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估值有望迎来修复。
五、风险提示
尽管常山药业与博瑞医药具备一定的补涨潜力,但投资者仍需关注以下风险因素:
- 研发进度不及预期:GLP-1类药物研发周期长、审批门槛高,若项目进展缓慢,可能影响市场预期。
- 竞争加剧:随着更多企业涌入GLP-1类药物赛道,未来市场竞争可能加剧,利润空间受到压缩。
- 政策风险:医保控费、集采政策等可能对相关药品价格产生压力,影响企业盈利能力。
- 汇率波动:两家公司均有海外业务,若人民币汇率波动较大,可能对利润造成影响。
六、结论:补涨可期,但需关注基本面兑现
综合来看,常山药业与博瑞医药在GLP-1类药物产业链中具备一定的技术积累和市场基础,随着减肥药市场的持续扩张,两家公司有望受益于行业红利。当前估值水平较低,具备一定的补涨潜力。但投资者在布局时应重点关注公司研发进展、订单落地情况以及业绩兑现能力,避免单纯依赖题材炒作。
在减肥药“龙头”公司股价翻倍之后,市场资金有望向估值合理、成长性明确的二线标的转移。常山药业与博瑞医药若能在关键节点实现突破,或将迎来一波“补涨”行情。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